目前分類:視聽娛樂 (2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再次重複:這種標題的電影超級難找原文資料阿。)

Jean Renoir以前這麼帥嗎Q_Q
後來怎麼變成蟲尾了 Q_Q
我一開始以為小屁孩是未來的導演XD

女演員大半時間(?)都全裸,好佩服這種自信呀。

呃畫家雷諾瓦每次出門畫畫都是被一群女森(廚子?女傭?)抬輪椅出去的嗎還要涉水Q_Q
而且是有沒有這麼有錢呀。

女模: "我可以動嗎?"
畫家: "可以阿,不能動的話,我畫蘋果就好了。我有個朋友就是很愛畫蘋果。(應該是保羅塞尚?)"

畫家: "我一直想畫的跟小孩一樣,什麼都不想。" 是不是好奢侈的煩惱。
畫家: "女人,無論妓女或皇后,都要好好尊重她們。" 你棒棒~

爸爸 Pierre-Auguste Renoir: 畫家
大兒子 Pierre Renoir: 舞台劇、電影演員
二兒子 Jean Renoir: 導演
小兒子 Claude Renoir: 燈光攝影師

這部電影的攝影是李屏賓大師!光影風景都好夢幻不像是真的。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種標題的電影超級難找原文資料阿。)

佛列茲朗 Fritz Lang (奧地利)
原本很菁英思想的反猶太人,但得知最愛的媽媽是猶太人之後,接受了這一切。

奧森威爾斯 Orson Welles (美國)
從小就會被莎劇。和爸媽很好,母親生病後,認為一直盯著母親就會有魔法讓母親復原。

賈克大地 Jacques Tati (法國)
導演本人超級高! 這部在調侃他的身高,班級在拍團體照時過高的身高讓攝影師很困擾。
老師堅持講英文。
校工女兒跑出來,老師講英文請她進去但聽不懂,所以叫高大導演去引導她。
然後導演就躲進室內了。
後來出來,攝影師突然找到解法了(但很爛,叫他站遠遠的,就跟大家一樣高了)。
整部後勁有點強,攝影師的視窗中硬生生看到高大導演的頭被切掉,超好笑。

尚雷諾瓦 Jean Renoir (法國)
中產階級的小孩與窮小孩交朋友。真心的。
窮小孩卻因為禮物而被質疑小偷。
導演大方說是他送的禮物,但窮小孩沒有收回,就離開了。
導演的媽媽意想不到的從善如流欸。
從此友情一去不復返,導演不理解。
和第一部相反,
第一部是原本自以為的階級,但最後因為愛的人而接納了他腦中的不同階級的人。
這部則是階級的差異反映了社會的現實。
"我們必須接納,而非排斥,為我們帶來知識技能的陌生人。"
"Je sais que nous devons, non pas repousser, mais absorber l'étranger qui vient nous apporter ses connaissances et son talent."

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英國)
嚴母把兒子崇拜的女演員相冊+簽名燒了。
兒子晚上做了很有導演風格的惡夢。
6個導演中唯一的虎媽。
=> 從小的教育和天性,在後來的作品中表露無遺。

英瑪柏格曼 Ingmar Bergman (瑞典)
兄弟倆想殺死妹妹。(不知道要說什麼)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開演前,有個與電影無關的講座在講達利,
因為這次影展的布紐爾導演的電影也有達利的成份。
可惜我對超現實主義真的不太有欣賞的能力。
我也不喜歡和講者互動…
我也期許自己能成為一個時間控制的很好的人。
以及小東西都準備完善例如投影筆。
(一部分原因是我被冷氣冷到,外加非常想睡…)
原訂16:00結束,我16:24默默早退(還好入場時選了靠後面的座位)。

百萬法郎。
定調為音樂喜劇。
一對朋友與兩個女生,四人間的關係非目前世俗道德能理解,
但反正打從第一部La Règle du Jeu就這樣了,
好像也不用太鑽研。

男主角欠債(那個年代流行賒帳?La Belle Équipe也是)。
中樂透了(那個年代的電影流行欠債久了之後就會中樂透?同上XD)。
但是一:好友說若他中獎就平分,但男主角說他中獎不平分,於是有心結。
但是一:彩券放在外套,外套在芭蕾舞者那。稍早男主角的債主們、警察分別錯綜在追男主角、鬱金香老爹時,老爹借躲在芭蕾舞者家,就穿了男主角的外套假裝是別人。

外套隨著鬱金香老爹來到了二手店。
男高音買了外套。

男主角、芭蕾舞者、好友、女二(?)分別柯南似地追到劇院(中途一度出戲被抓到警察局,好友因為獎金不平分而不願意證實男主角的身份,諷刺的是,是債主們證實男主角的身份,男主角才得以出獄。)。
劇院中,兩好友把外套袖子一人扯了一隻。
背景音樂與演員動作設計把搶奪彩票弄成像是足球比賽。
舞者遇到鬱金香老爹,老爹很像阿拉丁神燈,為了報答使命必達。
另一邊則是男主角債主們在他家慶祝。

外套每次都在快到手時離去。不停的逗弄觀眾。

結局是老爹和他手下找回了外套,但沒有彩券。
這是逗弄觀眾的最後一次機會了,彩券在老爹手上,他也交出來了。
於是大家又開心跳舞了。
呼應片頭,兩個老紳士被吵得睡不著,來問可否讓他們知道原因,以上就是整個過程,最後兩位紳士就理解離開了。

是喜劇無誤,穿插不少唱歌,
也會不時地讓觀眾笑,
完全不同於好萊屋公式,
難怪即使是古老的電影,這五週也都沒讓我太疲倦,
老電影卻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


終於,五張票,從影展畢業(?)了。
心得一:謝謝之前的自己做的決定,逼現在的自己認識了這些根本沒事不會看也沒機會看的那個年代(一戰二戰之間?)的法國黑白甚至無聲電影。
心得二:謝謝自己撐過來了,這極為漫長又酷熱的路途。前三次與後兩次透過不同交通方式,多了一些趣味。
心得三:藉此機會認識了國家影視聽中心。學法文帶來的間接好處又一樁。
心得四:夭壽遠…真的路程好累…然後因為不順路的關係吃了五週的品果,好像漸漸習慣平常便當吃菜了…天哪影展到底改變了我什麼🤣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正:默片應該是les films "muets"


今天的電影完全難以有印象啊~

今天是倒數第二次了,
換了另一種方式去國影中心,
之前是東門>三重>機捷三重>新莊副都心,單趟大約50$吧!?
這次是師大235>衡陽路>(下車完全不用走)257,不曉得是算30或45$。
這次回程也放棄機捷(沒冷氣又要走一段路,真的蠻靠北。
搭公車也要走,但其實路途不會差太多。
或許是被捷運寵壞了,覺得等捷運時不能沒有冷氣,
但等公車時卻可以忍受沒冷氣。
也或許因為等公車時可以去便利商店吹一下冷氣,但捷運無處可去。)
回程去搭652,往這方向走就比較繁華了,往機捷方向真的荒涼到怕,
現在一看到什麼檀悅或X悅就怕得要死,因爲有了"啥都沒又很熱"的印象。
google指示我在捷運南京復興下車換41,
幸好我果斷地在台北車站下車,然後我就交通自由了(?)。

但其實回程還是覺得這路途太長..... Orz
台北市區沒有進一點的地方有類似的功能嗎QQ

14h00不到就抵達了。
一進場,被少到不行的人潮嚇到,哈,
原來因為黃文擇大師的紀念展結束了,
大廳都沒人,驚嚇!
第一次上廁所,
第一次終於好好的把二樓常設展區(台灣的影視史:電影、廣播、電視)逛完,
第一次用餐。
第一次....隔壁桌是一對講法文的男女....我尷尬....


黑白電影不稀奇,
無聲電影卻是第一次。
完全沒有料到這是完全沒聲音:人聲、背景音樂,通通沒有!
看默劇三個建議(J'explique après.):
a: 別遲到。Ne soyez pas en retard.
b: 吃飽再來。Mangez avant de regarder le film. 
c: 睡飽再來。Dormez bien avant de regarder le film.

a的原因:當影片沒有人聲沒有配樂時,全場鴉雀無聲,
你遲到就是大家會看你入場。
Comme il n'y a aucun son dans le film,
Votre arrivée produit énormément du bruit.
Vous attirez le regard de tout le monde.

b的原因:雖然劇場容許飲食,但同上,真的一點聲音就被放大。
例如今天我隔壁的情侶,
他們一開場就在吃御飯糰,御飯糰就很麻煩會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再來,我想他們可能事前很餓,因為他們一邊吃我一邊聽到女生的肚子在叫。
當然這一切我是都可以理解,
只是如果自己怕尷尬,那真的是吃飽再來。
Comme je viens de mentionner, 
tous genres de bruit sont relativement forts.
Cette fois-ci, ma voisine mange son déjeuner au début du film.
L'emballage en plastique fait certainement du bruit.
Par ailleurs, j'imagine qu'elle vient sans manger en avance,
car en même temps son estomac proteste....j'entends la protestation de son estomac.
Si vous ne voulez pas être embarrassé, mangez avant de venir regarder le film silencieux.

c的原因:和b差不多,已經是默片了,又看不懂,真的超級容易入睡;
一旦入睡,打呼聲可是很明顯的,而且很有可能會傳染呀T_T
La raison est pareil. 
Les films silencieux nous ennuient facilement car c'est difficile à comprendre.....
Donc c'est normal que nous nous endormons....
Mais la respiration régulière fait aussi du bruit relativement évidente.
Et de plus, la somnolence est contagieuse.

1【La Folie du docteur Tube 瘋狂博士杜伯】 Abel Gance(律師家族之類的)
博士+助手(喝酒的黑人小孩)發明會扭曲的粉末,
沾到粉末或變形(其實是哈哈鏡的原理),
博士的兩個姪女與男伴相繼沾到,
後來又找到方式復原。

這部像是在炫技,關於哈哈鏡方面的攝影技術。

2【Entr'acte 幕間節目】 René Clair
這是唯一有背景音樂的一部。
我不太懂整部,只記得有個角色射中蛋,蛋飛出鴿子,角色被其他人射中死掉。
喪禮後大家一直跟著/追著載著棺材的車子,
攝影機拍了好長一段路途。
後來棺材從車子裡面掉出來,角色從棺材出來,
一一把人變不見。
幸好我有看劇情簡介,
這部電影在fin時有類似彩蛋的東西,
角色戳破fin的海報或白色布幕冒出來,
然後跟他老闆不知道在幹嘛(忘了),
後來他又自己退回剛剛fin的海報,才真正fin。

攝影機跟著雲霄飛車軌道拍,蠻有意思的。
拍大家慢動作的跑步也很有意思。
有在炫技就是把人拍不見嗎?

3【貝殼與牧師 Le Coquille et le clergyman】 Germaine Dulac(女導演)
牧師幻想愛上將軍老婆,之類的。
一開始用貝殼盛酒,
後來貝殼是將軍老婆的sous-vêtement,
整部都是牧師的幻想,幻想掐死將軍、和將軍老婆結婚、等等的。
還有在房間走來走去。

這部我真的有點入睡。
這部的光線很妙,
常看到牧師或將軍老婆的眼睛超級閃亮。

講座
「電影在當時不是藝術,
而是娛樂,在遊樂園播的那種,
用奇怪的的技巧讓照片動起來而且可能扭曲扭曲的(例如哈哈鏡效果)。」

「印象派就是考不上學院的人對於那個領域(畫,電影)有不同於以往的詮釋。例如印象派畫家認為光影變化比靜物素描美多了,但後者是學院派必考題。」

「幕間劇和“瑞典芭蕾”有關,此芭蕾非彼芭蕾,而是更重視舞台設計等等,一種當時的現代思想。」

「鏡頭很長是為了感受到時間,時間是電影最不可取代的元素。」

⛔⏬看這些電影,我們看的不該是劇情,而是拉更遠來看 - 我們看到是一個「時代」。


---
上網找資料時,
覺得這個作者寫的好厲害: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1071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ean Gabin]
三零年代頭牌紅星。(老師說)很會演苦惱男性。
(咦你在La Règle du Jeu缺席嗎)
La Belle Équipe的男主角,因為哥們被前妻拋棄,所以他和前妻好上。因為因為哥們聽信前妻胡謅誹謗他,所以槍殺了最後一個哥們。
(因為是主角所以活到最後?XD)
La Grande Illusion裡的主角,一路活到越獄最後。和德國農婦看對眼。
好像都在影片中有豔遇齁?
是個鎮定有沈穩魅力的演員。
這幾週看到的他長這樣:https://www.lataille.fr/jean-gabin/
有一種勞勃瑞福(https://www.98yp.net/wp-content/uploads/2019/01/name_6140_6.png)的氣質?
老的時候照片是這樣:https://www.listal.com/viewimage/6576569
變成像是康永哥了?

[Dita Parlo]
德國人。
La Grande Illusion: 德國農婦,本片唯一(XD)女主角
L'Atalante亞特蘭大號

[Jean Dasté]
La Grande Illusion: 一個我不記得長相的法軍俘虜,以前是誤人子弟的老師。
L'Atalante亞特蘭大號
Boudu sauvé des eaux這次影展片之一,但我沒看。
La vie est à nous也是Jean Renoir拍的電影。

[Erich von Stroheim]
出生奧地利,所以用他當德國軍官,但其實但德語很爛(老師說的Q__Q)。
Jean Renoir非常崇拜他,他想法很多,La Grande Illusion的德國軍官(為國家在戰場上多處受重傷)的護頸就是他的想法。
甚至他還提出什麼要在La Grande Illusion城堡附近弄妓院、床單改黑色等等。
Jean Renoir有時會接受他的好點子,但也被上述兩個例子弄哭,
於是對偶像哭著說,如果偶像您和我的不合而造成這部片的不愉快,
那我寧可不要拍了(哭)(演的?Jean Renoir也是演員捏)。
結果他就承諾不鬧了,主導權還給Jean Renoir。
La Grande Illusion: 德國軍官

[Pierre Fresnay]
La Grande Illusion: 法國軍官。演員本師是演舞台劇出身,於是讓他在片中鶴立雞群也很合宜。

[Julien Carette]
提供很多關於expression的點子給Jean Renoir。
是個跑江湖(?可能是指到處演一些開心的角色?)的演員,很適合演油腔滑調的角色。
La Règle du Jeu: 盜獵者,加入公爵的傭人群之後,愛上侯爵夫人的女僕
La Grande Illusion: 載歌載舞的那個。

[Marcel Dalio]
跑去加拿大發展,拍了一些美國電影,北非疊影,龍鳳配等小配角。
1899年出生的,竟看到他和Louis de Funès(1914年出生)的劇照。
La Règle du Jeu: Marquis! 是侯爵! 所有故事線圍繞著他阿!!!
La Grande Illusion: 最後一起成功越獄的猶太人。他在這部比La Règle du Jeu看起來窩囊好多啊啊啊啊啊~~~

[Roland Toutain]
La Règle du Jeu: 愛上侯爵夫人的飛行員,最後死了。他在IMDB的照片很像民國初的中國青年XD

[Jean Renoir]
La Règle du Jeu: 導演;(以下傻眼)癡情飛行員的好朋友、侯爵夫人的青梅竹馬...那個...我必須說....他跟蟲尾有點像欸.....
(老師的評論也沒多好XD老師說每次看到都會想到米其林寶寶XD)
(老師還說,Jean Gabin在La Grande Illusion的飛官制服其實是Jean Renoir本人的制服,然後感慨地說,沒想到從電影也能看到一個人的...(體型)變化XD)
La Grande Illusion: 導演

[Gaston Modot]
La Règle du Jeu: 侯爵度假莊園的森林中的巡邏長,老婆是侯爵夫人的女僕,但被戴了綠帽,最後誤殺(他把侯爵夫人看成是自己老婆,因為披著他老婆的大衣)了違反遊戲規則(想向侯爵坦白和侯爵夫人的戀情)的飛行員。
La Grande Illusion: 地理量測(?)工程師,在Jean Gabin剛被俘虜、手還不能動時,幫JG洗腳的那位(完全認不出來)

[Charles Vanel]
La Belle Équipe: 活到倒數第二個的哥們,被老婆拋棄,但最後因為聽信老婆的謠言而被哥們槍殺。

[Raymond Aimos]
La Belle Équipe: 在屋頂插旗,摔下來死了。弟弟是鐘錶學徒,死後送快開幕小餐館一個仿西敏寺大笨鐘。每次去國影中心時,前面的預告片都會播到他站在屋頂叫大家一起歡慶的片段。

[Rafael Medina]
La Belle Équipe: 一直搞政治活動導致被各國驅逐出境、有個恩愛的女友的小伙子。覺得他有黃子佼+卓别林的fu?(這是什麼合體)

[Charles Dorat]
La Belle Équipe: 是個最先離開哥們造屋團隊的小伙子,好像去加拿大了,離開的原因是因為愛上哥們的女友。我一直對他沒印象,直到剛剛查google才有印象,他是個煙斗帥小伙子!如果看到一張四人劇照的話,他是最奶油最帥的那個XD

[Viviane Romance]
La Belle Équipe: 到處招蜂引蝶的前妻,她長得真的是很有此氣質阿!可能因為眼球很靈活?

[Nora Gregor]
La Règle du Jeu: 侯爵夫人

[Paulette Dubost]
La Règle du Jeu: 侯爵夫人的女僕,我很喜歡她的長相與聲音,很俏皮

[Jacques Becker]
La Grande Illusion: 本片中超級配角,以至於我不記得長相,老師說是英國軍官,在法軍搶錶時把錶丟在地上。會特別寫他是因為老師說,他是Jean Renoir的副導演和超好朋友。好朋友甚至都可以把攝影機架好,等Jean Renoir來拍!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現在非常困擾,因為收穫太多,導致不知道怎麼寫這部電影。
映後聽了聞天祥老師(可以叫老師嗎?)幽默生動的講座,
我的頭快炸裂啦!

怎麼辦,流水帳吧,真是抱歉。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 Belle Équipe
會一直想打成époque。

五個好朋友加一個好妹子和一個壞妹子。

覺得和劇情簡介不太一樣。他們的友情沒有這麼不堪。買下的是一間河邊小屋,不是沒付錢的旅館。

主角是藍眼睛風流黃金單身。最後殺了倒數第二個留著的朋友兼情敵。

情敵的老婆和主角要好,但後來老婆挑撥離間兩人。

一個搞政治活動結果被各國驅離的青年,與一個女朋友。因為被法國驅離而沒有留到最後。

一個鐘錶徒弟的哥哥,生性樂觀,卻在開幕日摔死。死後弟弟送來主角愛的鐘,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禮物。

一個喜歡好妹子,我連他長啥樣子都不記得,他就因為被主角勸說不要覬覦好妹子而退場。(結果主角自己也沾了朋友妻)

克服萬難終於建成的河畔餐廳某種程度上是被好友妻毀了。

大致上是這樣,沒太多感想,也沒太多觀眾。這場我幾乎坐了正中間。被黃文擇紀念展的人潮嚇到。

戶外活動因為太熱而有點可惜。
為什麼要逼自己吃壽司郎。
但也因為這樣而在吃完看到戶外音樂會。
大家真的該檢討氣候變遷的事情。
🙄🙄🙄🙄🙄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ean Renoir 113min 7/2 1630-1823 百大電影第三名

原來,遊戲規則=欺騙。
誰沒遵守,誰就會被犧牲。
看電影之前,看到這段劇情簡介,並不了解在說啥,
看完之後重看一次劇情簡介,忽然懂了,
那個熱愛侯爵老婆的年輕飛行員想與侯爵坦白,
最後他被僕人誤殺了。

侯爵-侯爵情人-侯爵老婆-飛行員-侯爵老婆的青梅竹馬-
女僕-女僕老公-新來的僕人
即使錯綜複雜,但情敵之間的友情也很令人平靜。
主僕之間的善待也令人滿足。

很喜歡侯爵老婆與侯爵情人攤牌的那幕。
我喜歡別人,你喜歡我老公,那就請你多幫幫我吧,讓我喘口氣。
(原文不是這樣,但意思大概就醬啦)

侯爵喜歡發條類的音樂盒之類的,看他收藏都覺得很有意思。
貴族去打獵的活動也是,原來要由僕人階級把獵物趕出來(類似打草驚蛇),然後讓貴族獵殺。
‘_’

-----
座位:大影格E排左邊第二個,頭要歪著,但還行,不特別舒服但也沒造成傷害(?)

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描述這部電影,我只能說我看得很開心。

觀影過程中,我一直在想, 要怎樣可以成為一個有資格的翻譯者? 搭配這中文字幕,我會覺得他們說的法文算是好懂,但如果把字幕拿掉 ,我可能只能理解30%。 整部電影反而像是我對於翻譯工作的思索。

不過如果真的說起電影的內容,我個人很喜歡這種超越世俗觀念的電影 。特別喜歡那個女僕, 覺得他的個性很可愛。 當然不管是伯爵夫妻, 或者是伯爵老婆的青梅竹馬男生, 我對他們每個人的感情都是非常尊重的,沒有任何鄙視。 反而是女僕的老公, 他的佔有感令人覺得討厭。

從東門到新莊的車程比想的久………
WG>東門捷運站 4min
>新莊副都心 53min (去迴龍的北捷要等,去新莊的機捷也要等,中間轉車比我想得快)
>(用跑的)入座 6min

新莊副都心站內>大安 58min


-----
La règle du jeu. J'ai bien aimé pendant tout le film. Mais je n'arrête pas de penser comment on peut devenir un traducteur. Avec des sous-titres, ça me donne une impression que j'ai presque tout compris ce que les personnages disent. Mais si on enlève ces sous-titres, je ne comprends que 30% peut-être. Donc ça me fait réfléchir combien d'effort il faut faire pour devenir un traducteur si puissant.

 

=====

電影之前有個講座,認識新名詞「裝幀師」。
令人思考了原來書不只是承載知識的容器,
還能是藝術品,就像雕塑一樣。
有位觀眾是學電影理論,講者則是擅長攝影、詩等的作品研究,
兩人的激盪非常有趣。

某個時期,許多畫家同時也投身在攝影、電影、等不同領域,
於是相同的概念如同病毒般的在各個領域傳播,
以各領域特有的表現方式呈現出那個概念。
例如文字該在一本詩集中如何擺放位置,
例如道具該在劇場中如何擺放位置。
相同的概念,但衍生出不一樣的作品。
很有意思。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假日怎麼剛好在看跟國共有關的電影XD)
因為和軍機相關,所以我就看了。

美國擔心共產黨勢力,所以找台灣空軍去訓練。
他們說得平淡但很想像的徵召離家。
介紹任務(飛U2,偵察機,情蒐共軍的基地啊飛機什麼的,有相機在飛機上)和飛機(聽說很難飛,不容易平衡)。
訓練的危險。
執行任務的危險。
被擊落。
有些人跳傘活著(「醒來看到好大的月亮」)落地被俘,有些人沒有了。
不管是誰都進了碧潭衣冠塚@@
中美建交,黑貓解散。
一直無法進入台灣,遷到台灣的政府不給他身份也不發護照讓美國再帶他們回去,冷處理。這段,爺爺們都很不平與桑心Q_Q
(???好像因為蔣先生覺得被俘虜很要不得???不明白。)
美國因為森氣蔣先生的冷處理,於是直接發了聘書,幫存活的黑貓飛行員(超少的,兩位?!)在美國工作和生活。
後來不知為啥終於能回台,搬完獎章後立馬被退伍。
最後就是,大家的一些現況、是否後揆、悼念。

「比飛行更難的是平安回來」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中家族】
很動人的電影。
或許也因為裡面許多主角都是熟識的吧。

完美拍出了時代感,以及各種當時的市井角色。
被抓去打仗。
來不及向家人告別就搭船逃來台灣。
試著在台灣生存。------> 為什麼想到了les pieds noirs呢?
試著找自己適合的工作。
無法融入而另找生活圈。
和台灣當地人戀愛。
在對岸有家庭而只能在台灣壓抑愛情。
無法與對岸的家庭聯絡。
因為需要政商關係而促成非愛情基礎的婚姻。
寡婦獨立自強。
緣分。(現實世界機率之低但電影需要這樣的元素)
對岸開放探親,想回去卻一直沒回去(或是不敢回去)的人卻已過世。

時間線很長,一路拍到一起帶來台灣的小孩長大結婚。

因為有三個爸爸,讓這部劇情更多了些彈性。
一家子的親情有時也很感動。

【貓頭鷹之森】
動物多、溫馨、縱有一個壞人、結局完美、好看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排隊:我第一次遇到音樂劇或戲劇是在入場要排隊。要驗票+掃身分證,沒帶身分證就寫紙本。上樓標示不太清楚....G區要從EF區走進去...完全呈現於一種「不理解、幸好我提早了一點點到...」的感覺。散場也是,下樓梯走到天荒地老......
  • 座位:覺得座位高低差很好。但也可能因為有些人沒來?我右邊沒人,不過我前面有人,仍然看得很舒服。我有帶望眼鏡喔!其實也看不清楚,但聊勝於無啦!
  • 歌聲:原本排隊心情就不太好,但是第一首歌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音樂一下,詩人的歌聲一出來,然後我就開始積淚了~ 真的是好幾首好幾首都是好聽到會把眼淚催出來呢!!!
    • Bossu: 儘管吟遊詩人的聲音很乾淨、所有歌手演員音準都準到無懈可擊,但Bossu的沙啞聲線根本就在角色上壓倒其他人,而他沒有走音,所以聽得超暢快!大愛~~~難怪(???)最後他和女主角一起出來謝幕!後來看介紹發現他可以用三種語言詮釋Bossu XD
    • Esmeralda: 她的音準一樣是無可挑剔,然後她的聲線也是超級好聽!!!!!想當年我聽魔笛那場到底是怎麼會這樣給我這麼大的陰影啊!我原以為是youtube上的夜皇后太經典,導致後來都無法超越,其實不是這樣的,鐘樓怪人網路上也是有很經典(我聽了N次啊啊啊)的,但這組就是一樣經典、一樣的完美啊!還有之前看羅密歐與茱麗葉好像也是不太滿意,可能因為被改編過,所以沒有那熟悉的味道而感到搔不到癢處。
  • 伴奏:不是現場演奏,總覺得有點可惜XD不過到底是要多挑剔XD已經很好了啦~~~
  • 翻譯:欸我覺得翻譯得很好XD 這次格外覺得有趣的是,他們唱歌咬字好清楚,有一部分的字我甚至可以知道他們在唱哪一粒字,好像在玩dictée? XD 但也是翻譯的功勞!!!但就是這開心地順便玩dictée(?)也讓整場滿意度大提升!
  • 音效:音響效果,硬體+內部建築,真的很好!人聲、伴奏,大小聲都完美到爆炸!
  • 謝幕:欸我第一次知道謝幕可以拍照,超爽的!我最愛的就是謝幕!!!!第一首歌又如經典版的大合唱了一次,開心~感動~~~~~T____T看到一些特技演員在謝幕時翻跟斗並且也得到很大的掌聲,覺得很替他們開心!雖然他們不是主角,他們在台上的這些演出,即使只有一幕,可是,是花了台下多少年多少光陰換來的,每次想到都覺得好感動,好敬佩這種努力!
  • 廁所:其實有點憋,因為(?)早上在咖啡廳上課的時候喝了咖啡(?)。但很幸運的是散場時我可能因為在靠邊邊的G區,所以出去廁所還不用排隊,有空的廁所。但我上完出來就看到在排隊了。偷聽到隔壁觀眾中場休息了一陣子才出去上廁所,但還是有準時回來,說其實排隊蠻快的。
  • 時間:14h30開始,好像17h就結束了,出乎意料的快?但出來時天還沒黑的感覺真好。我走到南港車站搭火車回去的。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獎勵可能是破壞習慣的殺手(辛苦減肥,結果吃個甜食就前功盡棄)。

運動的獎勵,就是完成運動的成就感。
減肥的獎勵,就是瘦瘦的肚子。 

把兩件事結合,變成習慣。可以是兩件都想做的事(超開心),也可以是一件想做一件不想做(勉強做一下啦),也可以是兩件都不想做(會比較辛苦才能培養習慣,萬事起頭難,但花一個時間達到兩個目的,超划算)。

把一年一次的習慣與特殊節日綁在一起,例如中元節要記得買教師卡。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看電影很久了,
原因除了不耐久坐(什麼呀🤣)、
網路很慢,
還有很怕看到結局很糟的電影、
很不喜歡被電影牽著情緒走。

最近工作上的一些忙爆,
反而讓我看著電影(開到360p)移轉心情。
現實令人想當一下鴕鳥。
看了«缺角一族»,謝謝劇情及美麗的風景讓我轉移心情。

順勢看了藍色大門的預告…

這次無緣進附中,
看著當年還沒被拆掉的游泳池與校園場景,
好懷念呀………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厚一本,字又小,而且是名著,
終於看完了,覺得不寫一下之後會忘記,太對不起這幾天的自己。

剛看前面十幾二十頁時還想說書名是老太太嗎(包法利醫師的媽媽)。
然後也以為主角是包法利醫師。
他一開始受母命和一個寡婦結婚,然後寡婦死了。

他去鄉下給人看病,
和病人的女兒結婚。
這女兒就是書名啦!

女主角有許多對於愛情的幻想,
(大概是雙魚座的吧)
但蜜月與婚後生活都很平淡,丈夫對她很好,只是就是很平淡。
(導致故事也很平淡)
一個小伙子暗戀她,但就這樣,之後小伙子去其他地方追夢了。

後來自然而然地女主角有了情夫。
女生太熱烈,最後想私奔時,情夫撇下了她。
她生了場大病,差點死掉。

後來因緣際會(這四個字不知道其實是幾十頁的篇幅啊!)遇到了小伙子,
好似那個被前任情夫摧毀的對愛情的渴望又復燃了。
這次由於是再次相見,愛情的成分和上一位又不太一樣。
上一位有種聊勝於無的感覺,
這個有種回味青澀。
(我在分析個神馬啊)
總之,又出現一個情夫。

期間她正牌老公都不知道,
她花錢借錢,很少被人發現去幽會但明明很常去。
終於財務出現危機。

現任情夫由於早就慢慢變質了,不幫;
忽然想到上一任情夫,當感情出現了金錢的成分,當然就髒掉了冷卻了,也不幫;
途中還去找一個律師什麼的求助,差點是賣身,但女主角很冰清玉潔的沒有出賣自己。

然後家裡傢俱財產被扣押要法拍,
女主角就吃砒霜死了。

這是書還剩個十五分之一,為什麼。

之後就是說包法利醫生的崩潰(一堆欠債+老婆掛掉),
後來好轉一點,
某天漸漸在老婆房間裡發現兩位情夫的存在。
接著遇到情夫一,但醫生並不怪罪他。
然後醫生就死了。
剩一點財產給女兒搭車去找祖母。
完結。


悲劇人生呢。
我會說,沒有誰對誰錯,這就只是人生百態的其中一樣而已。
別人的事,其他任何人都無權說三道四。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docs.voanews.eu/zh-CN/2021/08/07/72135fef-0add-4ab0-adcc-f71b9ddabe24.pdf?fbclid=IwAR0bTqapd7v8AE2j1ivbGH19DdZur8dpfwLX4ps1uEiWRz7Ey9yy8bKP-hQ
(不曉得什麼時候會被下架,但紀錄一下讀書心得,畢竟都花時間了)

昨天前天還特別寫在行事曆上,提醒自己要安排時間來看。
花了一天晚上把它看完了。

剛開始從最後面的建議、結論開始看,
有點一頭霧水,也有些生澀不好懂。
但是看到附錄的timeline時,發現自己陷進去了。
再從頭開始看,越看越入迷。

這簡直就是現代的推理事件,只是它活生生的發生著、持續著,而且還血淋淋地害全球很多人死掉。

裡面的中心思想不少:
2019/09 病毒實驗室採購/清潔/維修事件。
同段時間,附近醫院的車流量增加。
DB被撤下。
軍人運動會,管制無觀眾,代表知情(但仍照辦)
過去投資研究病毒,疫情期間卻嚴格限制研究。
基改可無痕。
DB對外宣稱網安問題所以關閉。但仍有學者(忘了說謊)說covid-19的這個這個和當年的那個那個不一樣,所以不是外洩 -> 矛盾了。
關鍵人物Peter Daszak。

太精采,不枉費我花超過睡覺時間在這邊看小說!!!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文老師推薦給我的,立馬排程看!
真的是一部超錯綜複雜的劇情欸!

 

真相(我理解的真相QQ可能有理解錯...):
。男主角的老婆(以下簡稱老婆或女方)沒死
。男方爸爸發現大人物的兒子強姦小女孩;男方爸爸找女方警察爸爸說要告大人物,女方爸爸(奉命?)殺了男方爸爸,假裝是打獵死的
。被強姦的小女孩去找女方,女方說要告大人物的兒子/請他自首,大人物兒子打了老婆(老婆後來找好朋友拍照存證放保險箱),老婆殺了大人物的兒子。
。女方當年有告知男方妹妹自己被打。男方妹妹為大人物工作(騎師)。
。女方爸爸隨意找了監獄常客(女方好像不願意)來頂罪
。大人物找兩煞要殺女方,因為握有照片證據。好像也搥了男方並推入水;結果兩煞被女方爸爸殺死埋屍。同天晚上女方被女方爸爸救起,女方被爸爸騙說男方死了,把女方趕出國外,並找無名女屍偽造為女方;男方其實也被女方爸爸瞞著女方從水中救起。(總之女方是假死)
。兩煞屍體在八年後被挖出,屍體有保險箱鑰匙+槌男方的球棒,保險箱有女方被大人物兒子痛毆的證據。(使得笨笨警察因此懷疑八年前女方是被男方所殺)
。大人物因此懷疑女方活著,派人追蹤女方。殺了女方攝影師密友,追殺男方。
。女方爸爸偷了當年女方的屍檢照片
。男方(八年後)靠著屍檢報告的身高發現那不是他老婆
。女方爸爸最後假裝坦承是自己殺的大人物的兒子

疑問:
?女方替監獄常客做偽證的部分沒很懂
?男方得知(誤以為?聽信?)女方出軌的部分也沒很懂
?女方媽媽到底知不知道女方沒死?
?男方在八年後去看屍檢報告?
?女方在八年後才看報紙發現男方沒死?
?女方好駭客竟然會用監視器和老公打招呼?做這麼迂迴但卻用email告知,不怕被監視???
?沒看清楚男方妹妹的老婆是哪來的(無關推理但是很愛知道)


結果裡面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男方的跨界(?)好友。
因為當年男方證實這人的兒子是因為生病,不然大家都以為是這人揍自己兒子,從此這人很相信男方,完全願意幫男方。除了男方被弱弱警方追捕而逃跑時救了他,甚至大人物的惡煞們綁架男方時,也是靠跨界好友兇猛救出,而且把惡煞都斃了欸。超義氣的。不知道後續是要怎麼跑路?
男方妹妹的老婆很美,我也很喜歡。
超強律師好面熟,是不是長得有點像海倫米蘭?
其中一段,看到男方一直跑一直跑,好微妙喔,他不是坐輪椅(Intouchable入戲了)嗎?

--

最近很有意思,
以前是在圖片上改中文作業,
現在是在圖片上幫調整法文的措辭。
很有趣的轉變呢!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妳要做自己。如果妳變得很難受、很奇怪或很好笑,
沒有關係,那就是妳啊。[...]
妳有失憶症,但妳也有人生。妳要好好過妳的人生。"
螢幕快照 2021-02-28 上午11.22.35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後來還是回到了師大?
因為老師好、氣氛頻率對、離家離公司近,
而且有學生證。

到了放空時間。

挑了這部,
主觀而言,由於內容和我預期的方向完全不一樣,
所以我看得不是很有共鳴,私心無法喜歡。

但是,客觀來說,
這部內容是我完全沒想過的議題,
其實也是帶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安樂死的問題。
這收穫是很大的。

以下詳述。
我原本看了劇情簡介與BD,
以為這是一部探討「私下執行安樂死」在1法律2道德這兩方面的議題。
法律上(以及不懂的家屬)認為這是殺人,
但道德上對於重病死不了的患者&因為愛而身為照顧者的家人,
這是一種感恩的解脫,
只有他們才有深刻的體會:離世有時比苟活幸福。

於是,帶著這樣的心情,
看這部片一開始真的是滿滿的不滿:
家屬獨子(是個不懂事的兒童)的揭發、
警察們毫不諒解的追查並認定無論是否幫助解脫但都是殺人罪、
其中一個家屬被警察洗腦而翻轉認定其實自己兒子還不想死(看到這真生氣!)、
警察代替自己女兒發言說她絕對不想死(覺得你不是患者你憑什麼代言)、
等等等的。
這些都有違已經存在我腦中的觀念。
我一直以為這部是在探討「患者與家屬端」與「傳統道德」的拉鋸。

直到後來,發現劇情完全不是我想的方向。
這部是在描述「安樂死施行者的合理(先撇開法律面!)性」。
為何這麼說?
因為劇情竟然明確拍出了「安樂死的執行者,為了莫名原因(或許是精神疾病?),告知患者說他是家屬的重擔,說服患者:為了深愛的人們能夠脫離重擔和壓力回歸他們正常的生活,患者應該自己選擇死亡。」
這完全沒有灰色地帶,無疑的就是犯罪,
徹底超出了我的預期。
於是開始反思我沒想過的一面:執行者憑什麼認定患者需要幫助?憑什麼資格當一個執行者?這些若未定義,那只會產生不少連環殺手。

另外就是看到也是有病患很辛苦但很想活下去。
我可能不太懂他們的心情,
因為我就是很黑暗的人,
但雖然無法理解,卻不能抹滅這些人的存在。
仍然有人是很痛但是想活下去的。

其他劇情細節我不想多說,
有些為了串場的劇情真是不合理也不好看,
但這樣的題材仍舊是值得支持的。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 一個北韓叛逃者的真實故事


v1.0
J'ai lu un livre qui relate une fille qui s'est échappée de Corée du Nord. Elle a 7 noms.

Un jour avant sa majorité, elle a franchi la rivière entre la Corée du Nord et la Chine. Elle a déménagé des fois en Chine et enfin en Corée du Sud. Après, elle a finalement pris sa mère et son frère aussi. Chaque trajet est plein de danger qu'on ne peut pas imaginer. Et ce n'est pas toujours un plaisir quand une personne connaît la liberté. Sa famille a pris quelque temps pour s'y habituer et pour s'intégrer. 

v2.0
J'ai lu un livre qui parle d'une coréenne du nord.
Cette fille s'est échappée de son pays, et ce livre présente son histoire: comment elle a traversé la rivière entre la Corée et la Chine; comment s'est passé sa vie en Chine; comment elle est arrivée en Corée du Sud; et comment elle a envoyé sa famille de façon discrète en Corée du Sud.

La liberté est tellement précieuse pour certains pays dans le monde que leurs citoyens veulent faire tout pour l'obtenir. Mais certains Taïwanais surtout des politiciens semblent ne pas comprendre son importance. 

Pour ceux qui ne connaissaient pas la liberté, après l'avoir obtenu, la vie n'est pas forcément aussi belle que ce qu'ils ont imaginé.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無法不推這本書,它真的太棒了!

很溫馨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的書啊!
 
 
Joyeux anniversaire + 謝謝!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