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要革命《Papicha》 - Mounia Meddour
-------------------以下是過年看的-------------------
❀ 《Meurtres dans les Landes》
❀ 《寄生上流》
❤︎ 女子漢的顛倒性世界 《Jacky au royaume des filles》 - Riad Sattouf
❀ 《媽的多重宇宙》
❀ 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 - Billy Wilder
❤︎ 《Meurtres à Lille》
❤︎ 胡洛先生的假期 《Les vacances de Monsieur Hulot》- Jacques Tati
❀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 Billy Wilder
❀ 被遺忘在加薩走廊的少女 《Disengagement》 - Amos Gitai
❤︎ 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rid》 - Robert Patrick Mulligan
❀ 怪奇驗屍官《Alexandra Ehle》
❀ 情陷高達 《Le redoutable》 - Michel Hazanavicius
❀ 愛情陷阱 《Les fausses confidences》 - Luc Bondy, Marie-Louise Bischofberger
誰來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 Stanley Kramer
❤︎ 法國犯罪現場:洛桑 《Meurtres en Lorraine》
❤︎ 狂人皮埃洛《Pierrot le fou》 - Jean-Luc Godard
❀ 儀式 《La cérémonie》 - Claude Chabrol
❤︎ 謝謝你的巧克力 《Merci Pour Le Chocolat》 - Claude Chabrol
❤︎ Jean Paul Belmondo, l'enfant terrible - Un jour, un destin - Documentaire portrait - MP
❀ 沒萊塢天王 《Nothingwood》 - Sonia Kronlund
❀ 恐怖走廊 《Shock Corridor》 - Samuel Fuller
❤︎ 《一屍到底》
-------------------以上是過年看的-------------------
一月上半應該也有看完電影,
大概是在某次更新心得的時候自己刪了🙈
算了就這樣吧!
女孩要革命《Papicha》 - Mounia Meddour
背景是90年代阿爾及爾。
性別不平等、婚姻、受教、衣著,
宗教甚至也造成女性對立,用宗教之名而殺戮。
女主角的服裝展作品被破壞,
堅持展出卻在展出時被入侵。
結局並不勵志,但這樣的故事仍然值得被拍下。
雖然失敗了,但改革本來就是一次次的失敗累積而成的,
因此這類的故事在民主歷史上是絕對佔據有一定的推手力量的。
《Meurtres dans les Landes》
中文片名是在Hossegor
人生好難。
呃特色是林業嗎,
還有當地美麗傳說「被控通姦女牧羊人裸身綁在廣場的榆樹當晚死了,每年五月樹上會出現花冠」。
《寄生上流》
劇情還蠻顛覆的? 我覺得啦。
是很豐富的劇情,貧窮階層的人民想盡辦法為有錢人工作,演戲竟然能夠把一家子都弄到有錢人家裡面當各種幫傭。
峰迴路轉的竟然前任管家也藏著一個丈夫在豪宅的地下室防空洞。
結局是爸爸殺了人也躲到 防空洞 了。
但總覺得可以有更深的劇情,
只是最後不知道為什麼就以殺人做結。
不過電影也已經夠長了就是了。
女子漢的顛倒性世界 《Jacky au royaume des filles》 - Riad Sattouf
這是2023年過年的最後一片DVD,
也是唯一一片在架上看到忍不住抓下來的imprévu。
多年前它就在片單內了,因為當時的法文課而知道這部的。
我明明就是為了Charlotte Gainsbourg而看的,
為什麼在看之前查導演名字發現有Vincent Lacoste有演啦 -___-
除了像是北韓般的極權之外(啊啊賤民吃排泄物做成的粥,太神奇的劇情了啊),
還有很不習慣的是,
顛倒的是男女的相對社會地位(女外男內、女當兵、女尊男卑、男生要穿袍子蓋住頭髮身體)、
異性崇拜、
性交易、個性(女生很剛強,還有暴君的fu)。
大概只有肉體沒變,但強暴也是反過來惹,
而且還有灰姑娘的感覺(表兄弟把美美的袍子搶走、姨丈很後母、還有灰姑娘的高跟鞋變成假髮),男子之間爭寵想當駙馬爺,還有男權抗爭。
整個超級錯亂!
真的很詭異,
但會感到錯亂,代表深植的性別刻板印象根本沒有根除,性別根本是沒有平等的。
然後....Vincent Lacoste穿上將軍的服裝+假髮之後,看起來跟Charlotte Gainsbourg好像........ Orz
但他的害羞笑容超難看lol
女主角穿軍服真的英氣十足啊!XD
好吧看完這部真覺得自由好可貴。T__T
最後幸福急轉彎來的超級不可思議。
然後結局是在木蘭花欸,
木蘭花女扮男裝從軍,
Charlotte男扮女裝因為媽媽生了七個兒子不能用啊啊XD
這部真的創意太多!!!!!
唯一覺得很難過的是自己無法不看字幕Q"Q
《媽的多重宇宙》
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描述這部電影的內容
本來沒有想看但看起來得獎的狀況還不錯,
所以看了一下。除了母愛之外應該還有其他東西,但我沒有跟上哈哈。
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 - Billy Wilder
年輕劇作家被過氣默劇女演員軟禁。
為了生活為了錢。
情緒勒索教材,
一方用錢和病來扣住另一方。
愛情和心理學的各種教材,
愛的相反不是恨,是冷漠;
年齡...嫉妒...憂鬱症...
僕人則是第一任丈夫,把壞消息(每天成堆的粉絲信是僕人捏造的、一個大導演一直打電話是為了借車而不是找女演員演戲、到了最後警察來了也在保護她)瞞在鼓裡。
倒敘法,從泳池裡的作家死屍開始,死屍自己講了引子。
結束是僕人指導新聞攝影記者,像在拍電影般,
在相處的最後一刻繼續保護=欺騙女演員,
同時也讓女演員走出來被捕。
以為會像mulholland drive一樣晦澀(因為中文翻譯都是「大道」XD),
但其實根本不會!
很簡單的劇情,
過氣女演員演卓别林也太像XD
然後怎麼可以有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錢錢啊~
或許是簡單易懂但又特殊敘事順序,這片很好消化。
女演員有梅莉史翠普的fu~
《Meurtres à Lille》
這集以在Roubaix的La Piscine(是個博物館-_-)
認識地標(筆記)
胡洛先生的假期 《Les vacances de Monsieur Hulot》- Jacques Tati
導演根本是搞笑無辜動作的佼佼者。
一如往常的又是好多好笑的動作與片段集結,
用1.5x更好笑,
最後互相交換地址好像以前營隊結束都會這樣做然後寫信給營隊朋友。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字幕啊,但是要設計出這些巧合好像也不是這麼容易。
真不知道導演在真實生活中是個什麼樣的人?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 Billy Wilder
上司是個很討喜的角色,可能因為他聰明到爆,所以很得我喜歡。
雖然上司一直就快抓到真相,
通常會覺得很討厭,但其實也還好。
總之整部戲很順,也不荒謬,女主角也不會很討厭的感覺。
男主角確實策劃了很縝密的計畫,
但女主角之前被懷疑害死了老公的第一任老婆,還在謀殺前被繼女兒看到寡婦裝。
女主角和繼女的男朋友一夥了,男主角好巧也和繼女越走越近。
這個因為愛情和金錢而讓師徒關係變質,而且再也回不去。
最後互相殘殺,女的死了,男的撐到上司辦公室自首。
最後上司用指甲替男主角點火柴是太帥了(?)
被遺忘在加薩走廊的少女 《Disengagement》 - Amos Gitai
Juliette Binoche和Jeanne Moreau(蛤她有演Les quatre cents coups和une femme est une femme還有一些Orson Welles的電影)。
『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在一起,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我很懶,我懶得想自己愛不愛他,懶得離開他,只要他對我不錯就夠了」
沒有我想的狗血,就是在找女兒,過程有點艱辛,但也有人性,女兒也沒有電影常看到的青春期的反抗。
呃我不懂,撤離時女兒和媽媽從同間組合屋出來,
但女兒被一群女警抬走,而媽媽走在旁邊(也沒有很驚慌的樣子),
然後女兒上了車被載走後,
媽媽才開始大驚慌,遇到是警察的養弟,從奮力抵抗變成無力大哭。
我是說為什麼從組合屋出來時就不好好好跟緊?當時沒很多人啊,而且女兒可以用走的吧都要撤離了,為何一定要被抬QQ
好突兀呀,但應該是許多歷史地理政治背景我不懂。
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rid》 - Robert Patrick Mulligan
又翻譯成《殺死一隻知更鳥》。
以小孩的眼光來看世界,方式是讓小孩子各種偷窺(?)。
「除非你鑽到一個人的心裡、除非你就是那個人,否則你一點都不了解他、一點也不能幫他說話、一點也不能評論他」
為什麼要隨便槍殺一隻走路踉蹌的狗 -.-
律師幫黑人辯護的故事。黑人被傳說強姦了白人女子,
被白人女子的爸爸恐嚇。
證據再怎麼充分,
白人女子=女兒右眼瘀青,證明是兇手左手揮拳。
律師用計讓大家看出女兒爸爸是左撇子,且喝酒就會使用暴力。
而黑人被告左手廢了,他只是去幫點小忙,但女兒在小孩都不在時撲上去。
另外雖然說被強姦,但梅岡城警長以及報案的女兒爸爸都沒找醫生驗生,證據不足。
但最後陪審團盼黑人有罪。
黑人逃獄時死了。
律師女兒長得很像地下鐵的莎琪。
宣稱受害女兒的爸爸在律師通知家屬黑人過世時來吐口水,律師忍著。超強。
結局是爸爸跟蹤律師兒女,但幸好被救下來,把受傷的律師兒子抱著衝回家。
猜是被一個人人都怕的怪鄰居救了。
宣稱受害女兒的爸爸被刀插死。警長決定認定他是自己弄傷弄死自己的。
真相是什麼就不知道了。
怪奇驗屍官《Alexandra Ehle》
看了第一集而已,並沒有特別喜歡,
可能因為角色特色不夠鮮明?
但最後的化妝師算是小溫馨感人喔。
情陷高達 《Le redoutable》 - Michel Hazanavicius
Louis Garrel是演愛情電影的那位XD
有夠巧XD
原本就因為高達所以要看這片DVD,
因為Huppert而看愛情陷阱,
結果就有這我不認識的男主角的交集XD
他演高達比演鮮肉適合啊。但重點大概是眼鏡深色鏡片XD
這部電影是參考Anne Wiazemsky(不是Anna Karina)(兩位都是導演的老婆,演Pierrot le fou、vivre sa vie、alphaville、bande à part的Anna Karina是第一任。兩位夫人長的神韻好像QQ)的自傳。
高達有著爆棚的社會責任,
堅決認為電影應同時反映、傳達、喚醒社會議題。
看到片中兩人的關係,會想到昨天看的Pierrot le fou<
女方喜歡玩,男方熱衷寫作工作等等。
後來上街抗議的身影就只剩下高達了,而友人更在意影展而非社運也讓導演與他們疏遠了。
導演太激進了、不對於他覺得merde的事情妥協,
女方有時還比較冷靜。
他們在海邊度假都在曬太陽看小說(用很錯誤的姿勢),好悠閒喔超羨慕。
電影用章節切換,還有正負片交替,很像高達在玩。
高達的電影,勇敢地說看不懂吧,
比起那些假惺惺說自己看過看過的人(不就是我嗎)好多了。
真沒想到看著A電影也能夠對B電影C電影有些發想呀。
愛情陷阱 《Les fausses confidences》 - Luc Bondy, Marie-Louise Bischofberger
又是Isabelle Huppert XD
為什麼她被定型成演出姐弟戀的佼佼者呢。
然後我覺得看過Vincent Lacoste之後,
基本上沒有人贏得了他的深情啊。
舞台劇場與實景切換,有意思。
誰來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 Stanley Kramer
邊運動邊看的,預期之後會看另一部同是膚色議題的《梅岡城故事》。
看的時候在想,為什麼美國的電影好像流暢度比較高呢?
這部是彩色電影,女主角家的陽台風景很美,因為很明顯看得出來那是在棚內拍的,是壁紙道具XD 但很美啦XD
女主角的爸爸畢生在報社倡導種族平等議題,卻在這婚事上駐足。
說歸說,真的要做時,還是很難吧。
但總之最後的最後很圓滿。
但說到底,若非黑人未婚夫如此有成就(醫生、教授、OMS的助理啥的),
這結局是否又會不同。
不同國家對於膚色議題的態度不同,
源自於每個國家的歷史。
美國有過奴隸的年代,
法國則或許和殖民、移民有關,
台灣好像幾乎不曾觸碰這個話題?我們就是介於中間的黃種人,
其實至少我是感受不到。
但我還是必須要深切地說,
有時候,被討厭,不是因為膚色,而是因為言行舉止,不要都怪在膚色。
最近又遇到了,累積...四位不同案例、遠超過四次,所以不禁想提,
來自非洲和島國的人,對於「時間」似乎有很大的寬容,
講白了點舉個例就是「遲到」、「健忘」,無論是友誼或是職場。
或許他們的成長背景,時間對他們而言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慢慢來也可以,
好處就是或許對於別人的遲到、臨時有事,會很寬容(我不清楚,沒經驗),
但相對的,他們也會如此,在我眼裡,相當於不尊重我的時間。
法國犯罪現場:洛桑 《Meurtres en Lorraine》
是個以水晶工藝為名的地方吧!
雖然劇情一切巧合都好巧,但我還蠻喜歡的喔,
有點複雜但又好理解。
倒是分隊長到底是誰?Stéphane Bern,好眼熟。
狂人皮埃洛《Pierrot le fou》 - Jean-Luc Godard
JPB和Anna Karina和難懂導演的作品。
Samuel Fuller??!!! 在他岳父家??!!!還講著電影的要素?!XD
和前女友意外重逢(前女友來幫照顧小孩)。
車上廣播說著幾個士兵死了,
導演婆說,好可怕,幾個死了,這數字對我們說很無感,但他們每一個都是有生活有家庭原本是活生生的。
殺了女生的男友。
逃亡中殺了加油站的員工,
殺了一個還有一共,一共三個,但最後一個被報警了。
這一切快的跟喜劇一樣。
導演在畫面之間不斷切換,
我都覺得自己開始享受導演電影的難懂之處了,
看到不懂的地方,欣賞就好,不以為意了。
總覺得配樂很有侯麥綠光的味道。
逃亡拿著的書是"l'épatant la bande des pieds nickeles"
海邊生活真的是好美好愜意啊。
哪來的房子和鸚鵡和狐狸啊XD
「我們(活人)是休假的死人」=>意思是說其實我們都是死人,只是現在休假來活著嗎?好藝術啊!
後來女生和一個侏儒(?)暫離(?),
同時JPB在一個餐廳酒吧遇到一個認識Pierrot、給JPB錢、JPB睡他老婆、掰掰。真的完全不懂呢。
有沒有好奇幻。
血的顏色好假。
侏儒死了,女生被黑幫吧追殺因為他殺了男友而且偷了錢。
JPB不但被黑幫逼問女生下落。
兩人分開走。但後來又在Nice相遇。
一起做壞事,女生跟著真正的情人跑了,
男生當下反應也沒有很合理,就只是有種「錯過船班了」的fu。
最後就是殺了女生再把臉畫藍藍自殺。
感覺電影一開始Samuel Fuller說的那幾個電影要素,後來似乎貫穿整片呢。
最後要說,這部很多在海邊拍的,很美。
兩人都像是殺人老手。
女主角在電影裡很上相。
儀式 《La cérémonie》 - Claude Chabrol
好唷,導演又和Isabelle Huppert合作,
每個導演都有愛用的演員XD
對了,這部片頭在跑工作人員名單時,
和前一部一樣,有不少Chabrol家族的人XD
音樂和script?導演是電影世家嗎XD
很有趣的劇情安排,但我沒那麼喜歡。
電影中每個角色都有不對的地方。
女僕連郵局女職員都瞞著文盲的事情。
文盲這事情造成很大的困擾呢。
不同階級出身的差別在這部裡面很明顯。
中產階級看似好人,但不讓女僕朋友進家門,且因為文盲就把女僕火掉。
中產階級女兒懷孕,之前一直很友善,意外發現女僕文盲,後來還是很友善,直到被女僕威脅你告訴你爸我就揭發懷孕的事情。
結果她自己先告狀。
家庭捐慈善衣物,但其實一堆破掉的衣服甚至過期食物。
郵局女職員從前未婚生子,回家時以為是障礙物所以踢了一下,
後來發現小孩在火爐邊滿臉水泡。無心之過,但是是她做的。
女僕的爸爸火災過世,至今仍是懸案。
女僕和郵局女職員在女僕被火之後,殺了他們全家。
神父開車撞死郵局女職員。郵局女職員車上的錄音機錄到了行兇的一切。
整部看得不太舒服,可能因為太多大小荒唐並缺乏溫馨。
善人也會做壞事,只是大部分的人不討厭他們做的壞事。
有句引用被我翻譯之後就是這個意思了。
Chabrol導演的電影風格真的好神奇啊!
謝謝你的巧克力 《Merci Pour Le Chocolat》 - Claude Chabrol
最近累積了一點點Isabelle Huppert的電影喔!
藥頭大媽《la daronne》、八美圖《huit femmes》。
還有另一部在friDay我的收藏裡面。
是說她有部鋼琴教師《La pianiste》是和Benoit Magimel合演,
我看到名字有點眼熟,發現他真的是Guillaume Canet導的愛謎藏《Les petits mouchoirs》裡那位對François Cluzet(Intouchable的半身不髓富翁)告白的帥哥啊啊,
然後又因此發現天哪他有演la vie est un long fleuve tranquille,那位生父母是bourgeois養父母是les classes moyenne的聰明見風轉舵小男孩啊!!!!!
電影越看越多,就挖掘越多關聯性....>__<
大家都太菁英了,男鋼琴家+前妻藝術家+現任老婆巧克力大亨+暫時一事無成的兒子,
另一邊是女法醫+過世丈夫藝術家+鋼琴家女兒。
鋼琴家女兒被開玩笑說嬰兒時差點被認成鋼琴家兒子。
前妻被下藥後開車車禍死的。
不清楚燙水燙繼子、每天給兒子喝帶有安眠藥的巧克力是為了什麼。
不曉得老婆和巧克力務實股東約是要約說啥。
喔燙水燙繼子可能是為了鋪陳自己因為做錯事煩心而忘記買安眠藥。
最後給鋼琴家女兒下藥讓她開車去買藥,也出了車禍,但活著沒事。
是說這位爸爸為什麼不自己去買藥?自己的老婆都死過一次了。
對我來說的小彩蛋:
鋼琴家女兒聽到時提到說這好像la vie est un long fleuve tranquille裡的les Le Quesnoy和les Groseille(確實很像!)。
買給兒子的電影是Fritz Lang的Secret beyond the door和Jean Renoir的La nuit du carrefour。
網路上評論似乎不太好,但我覺得這部不錯呀!
劇情蠻新鮮呀,Isabelle Huppert演這角色也很適合呢XD
但如何能把這部和藥頭大媽連起來呀!
是說前面幾分鐘我試著不開字幕,但想想這種推理片(?)我還是不要用這機會學法文吧啊啊。
看到中間忽然覺得部分角色聲音不大自然(?),越看越覺得好像是doublage XD
是上了法文課,我才會連想到配音吧XD
Jean Paul Belmondo, l'enfant terrible - Un jour, un destin - Documentaire portrait - M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u9BOT-oTI
爸爸是雕刻家。
JPB小時有打拳擊。
他想當演員,爸爸希望他去conservatoire。
但在那邊一直不太好,教授不喜歡他的表演。
且也覺得他不適合,不夠帥。
後來他離開Conservatoire,去其他地方演出,但收到掌聲,
可見他的表演雖然學院派教授不愛,但大眾愛。
某天在路上遇到一個外國陌生人,問他要不要拍片。
後來這陌生人(Jean-Luc Godard)給他演一個主角,
裡面很隨性,甚至JPB問導演說我要在電話亭說啥?導演說隨便你。
片場中他很放鬆很自在,一點也不擔心,
他們演員們都認為這部不會上院線。
沒想到上片還爆紅,就是《À bout de souffle》。
後來和Jean Gabin(已經是個白髮大叔了)演《Un singe en hiver》,
兩人原本沒互動,後來JPB把足球踢到正在看雜誌的JG,
大家都震驚因為不該打擾JG(?),但JG站起來一起玩。
JPB有演過不少特技的危險鏡頭。
他也和Alain Delon一起演戲過,但(不確定是否我理解錯誤)後來處得不好,因為上片時AD除了是演員,還掛了製作。
中間JPB沉寂了一段時間,
再次復出是在劇場,很成功,而且他又搞特技從一個balcon用繩子盪到主要舞台。
但很可惜他爸爸已經過世。
但至少他把當年一個缺角補上了。
(好勵志)
凱薩男主角終於拿到了,但他沒出席,他想表示他不在意了。
他女兒出了意外(好像是火災)過世,下午他仍去劇場演戲,
觀眾因為他而發出的笑聲,讓他能面對自己的淚水。
儘管六十幾歲,仍在劇場獻出他的能量,像個四十歲的運動員(boxe, tennis, vélo)。
某次昏倒在劇場舞台嚇到大家。
之後回到劇場,好好的,也保持運動。
某天和家人去度假,昏倒在廁所。再次出院時真的失去了許多能力,不太能動,不能自己吃東西。
但很勵志的是他好努力的復健而沒被打敗,像個拳擊手,像是個典範,
像是告訴大家"就算我是明星,這也會發生在我身上,這也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後來再也沒演戲,把心思放在家庭了,替雕刻家的爸爸弄了一個爸爸作品的收藏空間或博物館之類的。
凱薩終生成就獎。une récompense pour l'ensemble de sa carrière.
星光大道上,拄著拐杖,Barbara Gandolfi(誰QQ)陪他走,
攝影師們放下機器,鼓掌。
沒萊塢天王 《Nothingwood》 - Sonia Kronlund
法國導演拍紀錄片,關於阿富汗電影之王Salim Shaheen的日常(?)。
我覺得導演去阿富汗這件事情也很有趣,
當地人對外國人很好奇,但因為戰事仍然有安全問題。
或許因為入境隨俗所以必須戴上頭巾。
當地男女的地位和我們當然是不一樣,有男人的三個老婆不願意出來見面,
也有男人認為娶一個老婆就夠了。
有個男演員男扮女裝,有做一些節目,
這點子不特別,特別的是發生在阿富汗。
原來阿富汗的包容力也是有的。
不過也好像是因為女性不方便露臉當演員...真的蠻奇妙的。
其中一個真正的女演員很美呢,還好她爸爸是支持她的夢想,即使她爸也知道這行業會被人看不起。
很難想像電影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會在阿富汗政府通行無阻。
通常極權政府都很反對電影咖不是嘛?
電影王(?)最觸動我的話是“每個人都會死,不要怕,逃不掉,不如挺身好好過日子”
恐怖走廊 《Shock Corridor》 - Samuel Fuller
wiki說原本是導演寫的劇本,要給Fritz Lang拍,但沒談攏,就自己拍了。
劇情大綱就那樣囉,
記者和報社想挖掘殺人案件真相,記者潛入瘋人院,
女友很擔心但還是妥協,
後來真的聽到片段真相。
女友覺得他變了,答應醫生替男友電療。
後來終於從第三個目擊者精神病患知道誰是兇手,
但他卻因瘋狂而忘了名字,後來又想到了,還很暴力在瘋人院逼護士承認,
結局是他真的瘋掉惹,就住在那兒了。
精神病院的能量原來這麼強大,改變了一個人。
不知為什麼,對於黑白片,越來越有特殊喜愛。
"I would prefer not to" - 《抄寫員巴托比/水手比利巴德》梅爾維爾(Bartleby, the scrivener / Billy Budd, SailorHerman Melvill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