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身為一個基層員工時,
常常和同事互相抱怨關於上層主管的事情。
因為一些事情(年紀也變大了),算是當了這個角色(報應),
前次和老闆聊天時,我甚至說出“以前我很討厭只會說嘴的主管,可是現在我卻身在這個角色,我很不喜歡”。
可是事情好像無法改變。
當身處這個角色時,也漸漸 "看通" 了一些以前的抱怨,
很想寫一篇文章(平反也好,承認也罷),
來告訴以前的自己,這個位置的不得已與身不由己。

 

 


● 抱怨:主管只會做投影片
○ 回應:
- 我想改成「只會整天做投影片,而且還做的不一定好」
- 後半句是天份(攤)
- 做投影片是為了把團隊的辛苦呈現給高層
- 花時間做投影片是為了讓高層瞬懂(超難)團隊的辛苦
- 所以,這是無可避免

● 抱怨:主管只要看信、回信,沒做其他事情
○ 回應:
- 有時真的很多信
- 這麼多信的時候,每封信之間context switch也跟著增加
- 收到的每封信,不只是看完,還要吸收、好好的回覆,並且可能還要紀錄
- 花這麼多時間,雖然年輕時難以想像,但現在知道,確實不是虛度
- 所以,是真的,但時間真的就這樣消逝了,不是在廢

● 抱怨:主管不會寫code
○ 回應:
- 只要具備general技術,則很多人都會寫code
- 但並非每個人都有能力退到產品層面來看事情、來做決定
- 經驗無法用技術來取代
- 主管看的東西很廣,有了廣度,而時間有限,因此也會失去深度
- 年輕人還沒有辦法看得很廣(因為經驗較少),因此深度會需要夠深
- 所以,年輕人寫code,老人帶著一身經驗來做其他事情

● 抱怨:主管只會出嘴問進度
○ 回應:
- 公司投資(有形、無形)在團隊,不是賞錢做慈善,而是要求回報
- 主管要背負高層施予的里程碑。若事情沒完成,下一個問題當然就是“那做到哪了”、"有無需要協助的部份“
- 如果主管回報”沒進度“給高層,高層難道不會裁撤投資嗎?團隊還能存在嗎?
- 所以,問進度是沒辦法的

● 抱怨:主管常常拿同個問題問很多次
○ 回應:
- 我很不喜歡這樣,這是我很努力避免的一題
- 主管真的沒辦法擴充這麼多腦容量
- 如果團隊成員沒有把工作日誌記錄好,自然會出現這個狀況
- 就算有紀錄,若主管無法快速搜尋到他想找的問題,也會有這個狀況
- 更常見的狀況:主管知道問誰,就夠了
- 所以,可能成員與主管都可以做得更好

● 抱怨:主管問為什麼做這麼慢,可是明明本來就要花很久的時間
○ 回應:
- 我也是避免提這題,因為會讓人心裡不舒服
- 這題高層也會問。若主管往下問,就是因為主管自己也不理解
- 團隊成員則很清楚自己的工作必需切分成好多階段來完成,但主管沒辦法看很深(因為要看很廣)
- 所以會有這種提問。
- 但應該要更理性客觀提問:時間花在什麼階段?是否被什麼問題卡很久?
- 所以,難以避免,但可以換個口氣

● 抱怨:主管不懂但披頭就說你錯了
○ 回應:
- 我不喜歡被指正或被懷疑,雖然有時我會不小心說溜嘴,但還是盡量在看到證據之前不懷疑大家的對錯
- 完全同意主管會有盲點
- 我會盡量把問題再切分,分階段看看從哪裡開始雙方的認知開始有差異
- 人性本來就會帶著主觀意識去覺得”只有自己對,其他人都錯“
- 和主管無關,只是有些主管比較強勢,而讓聽者超不舒服
- 努力避免。就算真的知道自己100%正確,也試著引導團隊成員自己找出錯的地方
- 所以,難以避免,且無關乎階級,但可以換個語氣

最後很想說,小主管好為難:
一方面要承受高層的里程碑壓力、高層投資想看成果的壓力(招聘、買硬體都是$$),
一方面又要做”會被成員討厭“的事情,
變成了職場的壓力三明治。
而更慘的是,很多這個年紀的人,除了在職場,在家庭也是三明治,受到父母與子女世代的夾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anne 的頭像
    lanne

    lanne

    l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